-
我的抗疫日记
喻星星,男,1988年4月20日出生。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013级博士研究生,构造地质学专业,导师是北京大学地空学院徐备教授和张建新研究员。2017年7月,作为中共湖北省委从北京大学定向招录选调生,安排在武汉市硚口区工作,目前在中共硚口区委政策研究室调研科工作,任二级主任科员。
2020年4月25日,是我下沉社区的最后一天,我的抗疫工作暂时告一段落。回想起从1月30日开始下沉参与社区抗疫,87个日日夜夜,时间过得很慢,也过得很快。想起与社区工作者、下沉干部、社区志愿者们和居民们一起抗疫的每一件事,心头总是涌起澎湃。今天总算是抽出一些时间,将自己参与抗疫的几件事写下来,与一直关心和支持我的母校、母校的广大校友们分享。
一、上门摸排,查清底数
2月初,根据上级部门要求,对全市居民实行上门入户摸排,做到“不落一人、不漏一户”,3天之内必须全部完成。社区接到任务后,迅速将人员分组,强调工作要求,当天下午就开始上门入户排查。我所下沉的石码社区是商居混杂社区,平时有3000多户,因春节和武汉市封城令,多数人已经返回老家,但尚不清楚社区到底现有多少户、多少人。我所在的小组,负责三栋楼,每栋楼17层,每层16-18户,必须每家每户敲门,只要有人居住的,必须详细登记每个人的身份信息和健康信息。下午两点,我来到社区,全副武装后立即投入工作。刚工作半个小时,眼镜和护目镜上就全是雾气,很难看清门牌号和记录本,只得到楼梯间角落里,用手擦掉雾气,然后继续工作。直到六点,第一栋楼摸排完。为了不影响居民休息,第二天上午,我们十点才开始,一直到一点钟,回到社区泡一碗方便面,稍作休息,又继续上门。原本三天的工作量,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两天就全部完成,摸清楚了目前社区内共有930户,也排查出来一些因家人离开武汉而独居的老人,这些都被列为重点关注对象。
核对居民信息 |
全副武装,准备上门排查 |
上门入户排查中,有些居民担心我们会把病毒带上去,只是隔门说话,我们必须扯着嗓子喊,半天下来,喉咙都已经嘶哑了。也有些居民,看到我们后,深情地说声“谢谢!你们也要注意安全!武汉加油!中国加油”每次听到这些,我内心都有一些酸楚,让我深刻意识到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,他们和我们在一起。
二、物资供应,保障民生
在执行完“应收尽收”政策后,民生保障成了工作的重点。在严格的管控措施下,车辆运输和人员流动有限,各种生活物资都比较紧缺。为解决社区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,我们联系了生鲜供货商,提供新鲜蔬菜、肉类、鸡蛋、牛奶、面粉等多种类产品,以平价形式对辖区内居民实行团购。为减少居民出门,我们开展微信群接龙订购,当天接龙,第二天上午到货,然后分片区通知居民下楼领取。尽管每次工作量很大,但是看到居民拿到新鲜物资的时候脸上露出了笑容,听到他们说出的一句“谢谢”,我们所有人内心都是高兴的。对于社区内的低保户、残疾人、高龄人、孕妇、独居、无智能手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,我们将接受到的捐赠蔬菜上门送给他们。令我最难忘、也是最难受的一次是,我给一位78岁高龄、无手机的老人送菜,他是我在摸排中发现的,家人在封城前离开了武汉,他原本过几天再走的,但是因为封城无法离开。当我敲开他家门,给你说“老爷爷,这是我们社区给您送的一些爱心蔬菜、米和油!”老人颤抖着双手,一时间竟不知所措,立刻泛红的眼珠里已经可以看见滚动的泪珠,不停地点头:“太感谢你们了!家里的东西已经吃完了,我都不知道后面该怎么办了!谢谢你们!谢谢你们!”看到老人的情形,我也强忍着激动,告诉老爷爷:“老爷爷,您不要着急,我每隔两天会过来看看您。您在家里吃好休息好,别担心,不要出门,在家注意燃气水电安全就行。其他的事情,有我们在!”转身离开,我眼泪就出来了,心中感慨万千!
为居民团购的10元爱心菜 |
期间也有热心居民捐赠了一批鸡蛋,为保障每家每户都能分到一板鸡蛋,我们根据前期的摸底,分小组分发,一天时间,全部发放到位。3月10日,习近平总书记到武汉看望奋战在一线的社区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,总书记的到访和讲话给予了我们更大的动力和信心。也因为总书记的关心,有爱心人士捐赠了大量活鱼,确保每家每户都能分到一条活鱼。我们从领鱼到一户不漏的分发完成,只用了3个小时。事后居民朋友们纷纷在微信群里晒起了红烧鱼块、滑鱼头等美食。听到他们的笑声,看到他们晒出的美食,那一刻我们每一位工作人员都高兴地笑了。
为居民发放爱心人士捐赠的活鱼 |
保障广大居民基本生活,尽管工作很累很辛苦,给我的感觉却不一样,这这既是防疫抗疫必需,也是社会稳定之要,更是共产党人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的具体体现,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这件事做好做漂亮。
三、联系捐赠,助力抗疫
在下沉社区之前,看到新闻报道上武汉的情况一天比一天严峻,我实在有些坐不住了,我必须尽我所能做点事情,为抗疫做些贡献。在了解我区和汉阳区物资需求后,通过北大湖北校友会微信群,我联系了刘萌会长、姚禹秘书长和助理冷冷,向他们发出了求助信息。之后又从北大湖北校友会结识了学长袁吉,他向硚口区捐赠了500KG过氧乙酸消毒液,又引荐我认识了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、袁立公益基金会和北京春苗慈善基金会负责制氧机捐赠的联系人。在三家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,我及时了解武汉各区制氧机需求,汇总成表后向他们反馈信息。通过近半个月的沟通协调,总共为武汉市9个区争取到制氧机605台、血氧仪1804台、鼻氧管3500根、湿化杯50个、隔离衣100件、防护服200件、护目镜15个、口罩10600个、消毒酒精10吨。因为有北京大学这样一个共同的母校,有着北大人共同的信念和执着,我和基金会的沟通非常顺利。看到社区工作人员能不为口罩发愁,看到他们能穿上防护服接送病人,听到病人用了制氧机病情有好转的消息,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,内心里告诉自己,我没有辜负母校、老师和广大校友对我们的期待与信任!
为硚口区筹集到的第一批制氧机 |
下沉社区的我(裤子和鞋子,因为84消毒液腐蚀而发生了变色) |